【诚信宣传案例】业务来电?柯城公安提醒:警惕掉入诈骗陷阱! |
|||
|
|||
近日,柯城公安分局荷花派出所接到辖区某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李女士报警,称自己被骗了。 原来,就在不久前,李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税务局工作人员,因案件调查需要,想要李女士提供一些材料进行配合。李女士并未多想,添加了对方提供的QQ账号。添加成功后,对方立即将李女士拉入一个QQ群中。 “我看了下QQ群里的成员,发现有两个和我公司领导同名的QQ号也在群里。”李女士说,她进群发现公司领导曾总和章总的QQ号便放松了警惕,没有去核查两人身份的真实性,更对配合调查一事深信不疑。 随后,“曾总”在群里询问李女士是否已经收到了税务局的电话,让李女士赶紧准备相关材料,并在群中询问“章总”该项目的进展情况。“章总”回复称该项目已经通过,需要进行转账,“曾总”随即在群中@李女士,并严厉要求她马上将公司账户中的13万元转到“章总”发出的收款账户中,转账手续可以后续再补办,并警告李女士不要因为个人失误耽误公司谈项目、签合同。 在“曾总”的催促下,李女士立即先提交了转账申请。“‘曾总’一直在群里催我,我就没有仔细看审批人到底是谁,大概扫了一眼,看见是我们杭州那边公司同意了我的转账申请,就没有怀疑了。”李女士说。 转账成功后,“曾总”又在群里要求李女士将公司另一个账户里的资金也转出。这时,李女士终于感到一丝不对劲。 “我们公司另一个账户的钱是不会轻易动用的,就算要动用,也绝对不会凭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取出来,所以我才觉得不对劲,开始怀疑两个领导的身份。”李女士说,她立即联系领导本人,发现群中的曾某与章某并不是公司领导后,意识到自己被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反诈民警立即对骗子的银行卡信息进行梳理,在聊天记录与转账记录中抓取有价值的信息。报案不到3小时,民警成功将李女士转出的13万元资金紧急止付。 无独有偶,在专业市场城从事建材采购批发生意的唐老板也于日前接到了一个“大客户”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建筑工地采购人员李某,需要采购一批钢材,想和唐老板加个微信。 接到“大订单”,唐老板心里乐开了花,第一时间添加了李某的微信。随后,唐老板跟李某谈好需要采购建材的规格样式,李某非常满意,并称第二天把14万元材料款全部付清。 第二天,李某又联系唐老板,说还需要采购一批特殊设备,但这种设备唐老板店里并没有。这时,李某说自己正好有个认识的人,并声称钱不是问题,一起结账。于是,唐老板添加了李某推荐的陈经理的微信。 在和陈经理商谈的过程中,对方要求先支付6万元货款才能安排发货。就在唐老板犹豫时,李某将一张显示向唐老板转账20多万元的汇款截图发给了唐老板。 信以为真的唐老板在没有确认钱是否到账的情况下,将采购设备的6万元钱先行汇给了陈经理。陈经理收到钱后,声称立即配货发送。 第二天,唐老板想联系陈经理询问是否发货时,发现对方已经联系不上,查看银行记录时,发现李某的转账也没有收到。直到这时,唐老板才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遂向智造新城公安分局花园派出所报警。 接到报警后,花园派出所民警立即对案件展开侦查。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面对陌生来电,自称有业务审查或洽谈对接等情况时,千万不要盲目相信,一定要通过当面询问或向官方询问等可靠的方式进行身份信息核实,切不可轻易相信并转账。如不慎受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与骗子的聊天信息、转账信息等进行截图,积极提供有关证据,协助警方破案。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